市政府、市教育局、市教工委、盐田区、深圳大学、灵狮公司领导为设计学院揭牌
灵狮公司CEO刘勇利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蔡强签约
设计学院揭牌仪式现场,右一为灵狮公司董事长向帅兵
设计学院揭牌仪式现场,右一为灵狮公司CEO刘勇利
2013年1月21日,深圳大学与盐田区政府,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狮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将采用 “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创新模式,共同推动深圳第一所以工业设计为特色的学院——深圳大学(盐田)工业设计特色学院建设。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江潭瑜和盐田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郭永航、区委副书记、区长杜玲以及灵狮公司董事长向帅兵等领导和嘉宾共同为“深圳大学(盐田)工业设计特色学院”揭牌。
深圳大学(盐田)工业设计特色学院(以下简称“工业设计特色学院”)作为深圳大学的二级学院,以工业设计创新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化和市场为导向,直接为工业设计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输送更多专业的创新型复合人才,高起点、高品质地创建特色学院,促进深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深圳高素质人才队伍规模贡献力量。
工业设计特色学院的成立,是市政府推动“设计之都”建设的重要内容,填补了我市工业设计教育完整专业体系的空白,也是我市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标志性项目。
一、紧扣区域与行业发展脉搏有的放矢,政策保障快速推进
我国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里相继把鼓励发展工业设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列为主要工作。2010年,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设计若干政策》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纷纷将工业设计作为核心产业大力扶持,与深圳在产业资源特别是人才上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因此,通过工业设计学院的建立,可在深圳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基础上,迅速将人才教育这一产业发展最高端环节做大做强,这是是支撑深圳持续成为全国性工业设计中心城市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深圳要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深圳《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凝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专业特色学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服务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关要求。
基于此,工业设计学院的建设受到了深圳市、盐田区的高度重视,并把学院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范围,建立了以市、区相关部门牵头的协作机制,与深圳大学和运营企业共同推动工业设计特色学院的筹建工作。这也是学院项目迅速落成的最大保障。
二、创新建设模式推动工业设计特色学院持续发展。
盐田区政府与深圳大学将按照“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合作筹建“工业设计特色学院”。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盐田区政府负责为“工业设计特色学院”的创办和运营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二是深圳大学负责为“工业设计特色学院”提供师资及国内外教学资源支撑,提供公共教育平台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智力及资源支撑。三是经双方共同确认,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参与“工业设计特色学院”的建设及运营(以下简称“运营企业”),依托运营企业在工业设计产业链整合及可持续发展空间建设等方面优势共同推进“工业设计特色学院”发展。四是由深圳大学及运营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建设运营“工业设计特色学院”。
通过建设“工业设计特色学院”,将为深圳进一步探索开展工业设计领域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工业设计搭建公共教育平台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企业运营和市场化运作,将特色学院打造成为办学思路创新、教育水平领先、高度国际化的专业特色学院以及工业设计创新基地,培养满足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设计与创新人才,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三、创办特色教学模式——多方整合、引进一流、联合办学
工业设计学院采取依托深圳大学为代表的本地成熟教育资源,同时整合清华大学等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知名院校,与国际工业设计教育及产业最发达地区的德国相关机构---柏林设计学院、慕尼黑设计艺术学院以及柏林设计中心、慕尼黑设计中心等境外一流教育机构、行业管理机构,在市政府、市教育局和盐田区政府各级政府和部门支持下,依托由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的盐田国际创意港现有空间,以中外联合办学模式建设。
“学院+园区”创立新模式
以“学院+园区”的全新模式,充分利用工业设计园区市场主体集聚的优势,与产业园区无缝对接,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项目培养”等培养理念,校内与校外授课结合、“老师与CEO”结合的方式,侧重设计项目管理型、市场管理型人才培养,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课程后,可接受全面的、可操作性的全新课程教育,形成“教育+培训+认证+就业+创业”的完整教育服务链。
“2+2”办学模式
以“2+2”形式中外联合办学,即50%课程及实践在学院及国内进行,50%课程及实践在德国进行。国内课程由深圳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支持师资配备;课外实践由国际创意港协调对接园区、深圳及国内知名设计企业,以“学院+园区”全新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国际课程部分由德方全面负责配备一流师资力量教学,课外实践由柏林设计中心、慕尼黑设计中心两官方行业管理机构协助对接德国本土实践企业及机构。
四、优美环境培育创新氛围,功能齐全打造特色院校。
学院位于盐田区沙头角的盐田国际创意港内,背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东接沙头角保税区和盐田港,南邻对接港澳的沙头角口岸以及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大小梅沙海滨旅游景区,占据盐田区的门户位置,环境优美安静,远离喧嚣,周围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工作生活十分便利,是学习的理想场所。
工业设计学院总占地15000平米,分两期规划建设,首期8000平米,设置工业设计特色教学实践区、工业设计特色教育培训区、创意产品(作品)展示与交易区、创意体验以及生活配套、商务配套等多个功能区。由于学院建设在盐田国际创意港内,创意港及周边已经形成完整的配套设施,为学院师生提供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的条件。
五、一个模式创特色,五个平台开先河
工业设计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划分决定着园区未来的发展,正确的项目定位必须依靠正确的功能定位才能实现,工业设计学院在“学院+园区”特色基础上,努力开创五个平台:
建立全国首个工业设计培训认证平台
学院以“2+2”形式中外联合办学,在师资力量的保障基础上,与国际行业权威机构合作建立全国首个工业设计培训认证机制,组织培训实践并提供技术认证服务,为学院学生毕业即就业提供保障,为行业人才增强竞争资本,也为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据可依的人才筛选方案。
建成珠三角首个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平台
该平台为未来工业设计学院的理论及信息支撑,立足于珠三角地区的行业发展、产业政策基础信息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和咨询,并为政策的落地提供解决方案。
国家重大工业设计课题组织攻关平台
在政府强力支持下,以整合设计机构、企业设计部门、科研和高校资源开展工业设计技术研究和设计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为目标。
建成工业设计创新公共研究平台
该平台为未来工业设计学院的技术支撑,工业设计公共技术研究平台主要为工业设计产品的创新研发和测试提供技术实现支撑,如新材料、新工艺、新机构、新外观、新界面的设计和研发中心等。
工业设计产业化促进公共平台
该平台为未来工业设计学院的核心功能,主要为工业设计企业与制造业完成市场化对接提供高端综合性服务,如市场交易、融资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等,树立中国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对接的创新模式,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提供市场化实现载体和支撑。
六、打造创意设计行业三高人才摇篮,建设特色教育示范区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的实施,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因此,通过学院的建立,以“学院+园区”的全新模式,实现“学业与就业同步”,通过不断培养设计管理型、市场管理型人才,逐步推动深圳成为全国性工业设计人才的就业、创业的人才孵化高地。未来,学院将紧扣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产教学研结合的高职办学特色,打造创意设计师的“摇篮”;成为在深圳乃广东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设计行业“三高”人才及区域职业人才培训中心;成为区域企业应用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区域职教资源共享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教学、生产功能兼备的在同类院校中规模、效益居前的校办产业。
未来,学院将建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和产业“四位一体”的国家示范性特色院校,成为我国特色教育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成为深圳乃至珠三角自主创新区域性职业人才培训有力支撑点,成为我国特色教育“学院+园区”模式的“试验田”。
七、学院建设意义重大,承载使命任重道远
工业设计学院项目的建设,将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发挥强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将有力推动深圳乃至广东以工业设计专业为核心的创意设计整体提升,也将成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量,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社会效益显著。
有效推动深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通过学院建设, 可以建立适应“特色学院”产、学、研、用的教师、教辅和研究人员队伍,形成创新人事管理和聘任制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造就“协同创新,跨界培养”的领军人才和各具特长的团队;可以找到互赢、互利,共同发展的实践途径,实现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特色学院”的建立不仅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现科教强国的需要。
引进新型办学理念,创立全新模式
工业设计学院所倡导的以“学院+园区”全新模式,可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实现以“学院+园区”的全新模式,充分利用工业设计园区市场主体集聚的优势,与产业园区无缝对接,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项目培养”等培养理念,校内与校外授课结合、“老师与CEO”结合的方式,侧重设计项目管理型、市场管理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课程后,接受全面的、可操作性的全新课程教育,形成“教育+培训+认证+就业+创业”的完整教育服务链。
提升产学研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通过校企合作,工业设计学院的建设可以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支持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的良性循环,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机制,达到提升创新能力“1+1>2”的双赢局面,从而促进区域产业商务服务和经济发展。更好地提升深圳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经济及区域价值。
提升工业设计学科跨界研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工业设计学院将推动工业设计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繁荣发展,从而为制造业、服装、食品、玩具、装饰品、音像制品、工艺纪念品等产品研发提供可靠的市场保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都将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在为服务业供应上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相关制造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从而把服务业同制造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整个连带产业共同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