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中国区) - 首页

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创意路:不缺硬基础惟少软实力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2-10

来源: 南方日报


《喜羊羊和灰太狼》已经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新华社发


动漫产业链中,广东的优势主要在生产制造等下游。


第五届文博会上,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主题公园出口南非。


“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是深圳第一个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园区。


创意产业园建设在珠三角各城市蜂拥而上。

    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
    其实,不用统计,人们早已知道创意产业的威风。现代财富的创造,就集中在一些最优秀的创意人才上,如比尔·盖茨,如陈天桥。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化成为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正在取代资本成为新一轮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
    广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产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等骄人成绩屡见报端。广东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国民经济大多数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并发展出华强文化、奥飞动漫等一批领军企业。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远景目标:“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未来5年内,广东财政将投入250亿元,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如果不继续前行,也永远只是一半而已。文化创意产业能让GDP变轻、变绿,而广东如何在创意之路上走得更稳、更火?

    发展之忧文化加工忽视品牌积累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上,广东创造了诸多堪称第一的数字: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广东新闻出版产业在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等8项指标名列全国第一。
    广东是全国起步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影视动漫生产基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有动漫企业950家,占全国2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游戏的收入占全国一半,产值约为115亿元。
    从近几年的消费趋势来看,广东社会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服务消费的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起步早,量大”,这是专家学者对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致判断。但仔细分析、与世界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便会发现这风光背后的尴尬。
    2001年,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其创意产业产值约为1125亿英镑,已超过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相比之下,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产值贡献依然来自制造业,创意、研发等高附加值的原创内容少。而且,产业链难以延伸至国际市场。
    “喜羊羊”的原创者之一黄伟明从1988年进入动漫业,至今已有22年。他表示,早期接受国外玩具加工制作的广东人,制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却忽视了原创品牌的价值积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单世联表示,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很大,有形的文化产品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加工制造是文化产业中处于下游低端的位置,只有努力向上游的研发、创意环节靠拢,才能培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现象表明,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具备的更多的是物质上的“硬基础”,而在制度、人才、观念、规划等关涉核心创造力和推动力的“软实力”上,还需要继续发力。

    人才之患广东为何只输出不回流?

    “听慕容雪村说要离开广州,心中一阵悲凉。这么好的作家,广州为什么留不住他?”一位广州文化人在微博上感叹。
    这样的感叹,在任剑涛离开中山大学去人民大学、单世联离开广东省社科院去上海交大、王璜生离开广东美术馆去中央美院时,人们都曾听到过。虽然人才流动早已是社会常态,人才已不是地域附属,但人们还是有理由感叹:为什么广东总是“只输出、不回流”。
    翻阅中国所有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都会提到人才问题。单世联说:“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广东也有人才,但跟江苏、浙江、上海相比,还有待提升。”
    在他看来,广东“大师”多,但真正骨子里“冒傻气”的人却不多。他说:“优秀的创意才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精品的诞生需要一些认死理的人,即使没有大气磅礴的宣传,也没有身份名利的奖励,他们却能抛开一切物质性、功利性的因素,单纯地在那里从容、温吞地做文化。”
    单世联说,文化创意产品不能永远重复地无限制地生产,要让文化创意产业自由发展,留住文化人才。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广东最让我不能理解的一个地方就是,只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作品,就给奖励,这是没意义的。”
    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衰高度依赖于个人创意”,政府应该把1/3的资金投在人才上,成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不要把钱全部都投在产品、企业上面。要扶持优秀,越优秀扶持越多,文化产业不是雪中送炭,而应是锦上添花。

    定位之惑金钱崇拜难产高质产品

    在广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各界经常出现的一个观点是:向北京、上海学习。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的观点,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分三大阶梯发展的。东部地区的城市,第一梯队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它们的任务是代表中国国际化的都市参与国际竞争,承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任务。第二阶梯以中部城市为主,包括西安、成都和重庆,它们需要寻找本地的特点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第三阶梯是西部城市,它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属于跨越式发展,它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山川美景、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遗迹,可以以旅游为先导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比之下,广东更多地介于第一和第二梯队之间。那么广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是什么?单世联认为,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偷懒也不妨碍赚钱”的想法下的文化加工,积累的仅是没有品质的经验,金钱崇拜是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赚钱不是唯一目的,而是通过现代产业方式,使文化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在具体产业方向上,广东省社科联主任田丰认为,广东重点应发展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的行业,如动漫网游,软件开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业和高新科技结合紧密的数字电视、电子阅读,以及3D电影等。在这些领域,广东拥有先发优势。
    单世联则表示,广东不一定要走大而全的方向,而是要依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发展小而特、精而优的创意产业,“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传媒、互联网、还有印刷”。

        布局之疑密集园区能否成孵化器?

    今年7月,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羊城创意产业园等9大项目正式列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太古仓、广州T.I.T创意园、珠江啤酒集团投建的华南区最大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等一大批文化创意园也赶在亚运前亮相。加上广为人知的海珠创意产业园、1850创意产业园、922宏信创意园、芳村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粗略算下来,广州正在上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超过30个。
    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45个、在建的有8个。东莞松山湖、中山、江门、佛山等地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也是蜂拥而上。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将这一大批文化创意园统筹到一起,试图建成“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计划以珠江两岸创意产业圈为龙头,形成合理布局;同时,依托珠三角高校集聚的优势,发展以动漫网游、软件等高新科技知识密集型为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并支持广州建设为“创意之城”,深圳则定位发展“设计之都”。

    那么,密集的产业园区能否成为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器和孵化机?

    陈少峰对规划提出质疑。他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搞这么多的创意园,到哪找文化企业来支撑?资源如何能有效配置?一旦创意园内部不能搭建完整的产业链,不能提升文化企业产值,就很容易沦为商家吃政府补贴,吃政策的圈地项目。”
    单世联说得更加直接:“文化创意产业,远不是仅靠政府先验性地下令建设几个创意园区就能够发展起来的。除了外在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产业是否真正和文化结合,形态上的创意产业园与实际的创意产业是否形神合一。”

    ■观点圆桌

    警惕房地产商打文化牌圈钱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的资源投向哪里了?哪一部分钱用来培育人才?有没有把钱拿来扶持优秀的企业和项目?
    比如现在主题公园太多,占地太大,效益太少,产值不高,实际收入和土地使用效率不能成正比。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的名义开发,最后赚了钱,都是地产商拿走了,文化产业没搞起来,资源都给弄走了。

    花建(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

    文化创意产业不是孤立的行业,而是与金融、保险、时尚、工商、国际贸易等高端资源融合,与信息、节能、新材料等高科技创新结合的产业。
    在这方面,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决不是米老鼠、唐老鸭与孙悟空、喜羊羊的差距。迪斯尼已形成世界性的产业链,其产品市场多元化与世界产权交易市场结合,而中国的文化产业则是相对孤立的板块,还停留在重大项目的改造上。

    单世联(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广东在动漫、游戏、影视等领域,真正的产业链完整做不到,也没有必要。产业链应该要能让文化创意各个领域自然而然地联结起来,不用刻意地去构建,也不需要在同一地构建,只需要掌握核心创意,就可以带动全国资源。

    柯锡奎(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到银行贷款很难。比如,拍100集电视剧,时间那么长,风险那么大,银行怎么敢贷款?所以需要政府出政策,鼓励银行给予贷款。

    网友数星星

    创意产业园乱象已现

    创意产业园发展颇受质疑,不少网友认为是光有园区,没有创意。粗略统计,广州正在上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超过30个。而在上海,创意产业区的数量早在两年前就突破了百家。创意产业园变身商品房、写字楼,泛滥的背后,乱象已现。

    忍者天下:

    在广州,创意产业园只是些房地产项目,为小公司提供工业厂房或仓库改建的廉价办公场所而已。很多是创意产品的展示厅和传统制造业的延伸,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园并不多。

    杀手阿狼: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运营模式有着致命的缺陷:

    第一:这些园区,在孕育之时,就被注入了可怕的激素———政绩。

    第二:我觉得,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属于泛商业地产范畴,其发展、运营模式,应适当参照商业地产那一套。比如选址,应符合某一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应符合市场供需情况,亦可适度超前;规划布局,应进行提前招商或定向研究;后期运营,必须投入专业团队。中国没几个城市做得到。

    阿拉上海:

    现在园区发展的味道有些变了,违背了初衷。一些以创意产业命名的房地产项目比比皆是。担心啊!创意产业园千万不要成为商用地产的异化。

    ■用数字说话

    ◎8000亿

    到2020年,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1564:1

    2010年广东财政预算总支出1564亿元,而文化产业扶持资金1亿元,人均仅1元左右

    ◎2亿

    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省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设立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3%

    目前全省有动漫企业950家,占全国2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游戏的收入占全国一半,产值约为115亿元,占全国2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