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启示:政策助推产业腾飞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6-21
来源: 北京商报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考察。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政府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韩国文化产业90%的力量集中在首尔地区,韩国主要的人才、资源90%又都集中在首尔圈。从韩剧、韩星到韩服、韩宴,韩流席卷亚洲,韩国创造的令全球关注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多国研究的对象。
“设计韩国”战略带来巨大市场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到1990年中期;第二个阶段从1995年到2002年。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以后。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总结道,过去10年,韩国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经历了几个步骤,但从起初就尊重市场,依托政府力量扶持企业主体,影视剧、网游等传统支点行业都享受到丰厚的政策支持。眼下韩国冀望在全世界塑造一个亚洲文化主战场的形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一种新的、注重设计的创新文化渗透到各个产业,逐渐把“韩国制造”推向“韩国创作”。三星、LG和现代汽车等著名公司,把设计师提到直接向总裁负责的位置,有的甚至进入公司董事会。
经过多年的实施之后,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韩国也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成功转型。其中,数字内容产业是目前韩国增长最快的产业。2005年,首尔数字媒体出口增长率达76.4%,游戏出口增长率达33.3%,数字音乐出口增长率达18.8%。其次,时装设计产业也是首尔的主导产业之一,也将其时装产业打入亚洲的巨大消费市场。
韩国文化交流财团理事长申铉泽说,文化要成为文化产业,一必须有投资,二必须有利润。说白了,必须赚钱才能称得上是文化产业。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分清到底是要振兴“文化艺术”,还是要振兴“文化产业”,后者必须依靠商业化来完成,“振兴文化产业”成为韩国的国家战略性话题。
政府规划助韩国文化产业腾飞
韩国文化产业的顺利推进和巨大腾飞与政府的强力扶持和推动分不开。1997年,韩国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1999年韩国国会还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给予文化、娱乐等产业以推进协助。1998年,韩国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2001年又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5000万美元的资助。为了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政府还特别成立影音分轨公司,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
早在1999年,韩国就成立了“影视振兴委员会”,该委员会是韩国文化观光部授权支援电影相关事宜的泛国家部门专门机构,性质属于准政府组织。主要任务包括:拟定影视振兴计划,管理影视振兴的基础财源“影视振兴金库”,支援电影的制作、普及和放映等。韩国电影出口1995年为21万美元,到2001年达1100多万美元,增长近50倍。
韩国政府还积极规划创意产业集聚区,首尔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建立了十几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
韩国政府还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创意资金支持体系,包括产业预算、专项基金和投资组合,如国家为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此外,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中国应借鉴韩国“政策引导型”
向勇认为,全世界发展文化产业有三种模式:美国模式为市场引导型。二是以英、法等国投入文化资源和财政资源为代表的类型;第三种就是以韩日为代表的政策引导型,它们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如韩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日本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中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在产业转型中,政府要寻找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日本就锁定动漫,韩国锁定影视、网游等,即把有限的政府资源集中投入到产业发展中。两国政府都制定了很多政策,也建立了很多产业基金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可以像韩日政府一样由政府拿出诸多政策,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商报记者刘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