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意之城,路在何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6-14
来源:解放日报、中国文化产业网
什么样的城市是创意的城市?在打造创意城市的这个进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世博会平行论坛 “城市文化创新与实践: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上,全球创意产业增长的领军人约翰·霍金斯率先抛出这一问题,并引起与会嘉宾热议。
融入文化规划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文学和哲学系教授罗伯托·格兰迪说,博洛尼亚设立城市重建政策,就是从一个传统的城市文化政策走向一个更先进的所谓文化规划的策略,“如果要逐步地推进城市创意产业的话,我们一定要依靠文化产业”。他说,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把创意元素容纳进去,这个创意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市民活动”。
伦敦都市大学城市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专家格雷姆·埃文斯建议发展创意旅游业,通过互动活动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创意和文化。
降低市场壁垒
创意是自由的。那么,怎样才会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市场?约翰·霍金斯说,创意产业需要一个开放的市场,需要降低市场壁垒,这样人们才可以建立各自的创意企业。
罗伯托·格兰迪介绍说,博洛尼亚从上世纪80年代后,就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市场”来开发。为此,这个城市中的文化机构、组织和协会等,都在努力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
格雷姆·埃文斯认为,有需求力、购买力的市场,是对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撑。因为艺术家要生存,就要有人为他的作品买单。盛大文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侯小强举例说,目前网络文学在中国已有1.62亿用户,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大的应用,在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络文学作家,有的年收入已逾百万元。
尊重城市文脉
文化政策的制订,要利用该地区的文化资源。同样,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尊重城市的原有文脉。
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都是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文化项目和创意活动。“把老城区充分保留下来,能够维护它的历史脉络。我们是在这个空间中,实现了一种连接。”罗伯托·格兰迪说。
创意和日常生活是不能分开的。“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地方要做创意,然后就剥离它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非常不好的做法。”巴塞罗那市苏塔特威拉地区总干事塞拉说,旅游业的发展使巴塞罗那有了创新的要求,但是当游客的增加影响到居民生活时,政府的选择是:在进行创意改造的同时,使整个城市区域更适合居民居住。
又讯(记者 杨健 刘颖)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昨天在苏州闭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分别作总结发言。
周汉民说,此次论坛经过深刻而充分的讨论,认为在城市迅速发展的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汇集全球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提炼出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南。保证和繁荣文化的多样性,对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居民心灵境界和幸福指数,极为重要。
汉斯·道维勒说,城市是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摇篮,在这里各种活动的互动、碰撞、创新创造出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协作。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一个独特的主题,可以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