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在广州市的海珠创意产业园,一位当地的老街坊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里原本是工业区,有不少小的制衣企业。
而现在,这里已经引进了60多家创意类企业,其中包括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物业的收益增值已超过100%,成为广州创意产业园区的龙头单位。
像这样在旧厂房上建立起来的创意产业园广泛存在于广州的老城区。作为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广州遭遇了空间瓶颈,而对于旧厂房、旧建筑的改造无疑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这也是广州“退二进三”政策中的重要部分。
红专厂有“广州798”之称,早期进驻其中的广州集美组家居总经理林学明认为,这些老厂房大多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们看中了这种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建筑。
广州现有产业园区34个,重点发展数字内容、文化传媒、创意产品制作、分销与版权贸易、咨询策划、设计创意等高端行业,发展的方向是成为国际性的创意之都和文化名城。广州的创意产业园区布局基本上遵循了“一区一品”的发展模式,形成品牌效应。
而广州以软件和动漫为代表的数字内容研发产业,在国内优势明显,一部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前一段时间风靡全国,更奠定了广州在动漫产业的江湖地位。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广州原创动力文化传播的总经理刘蔓仪告诉本报记者,与中国大多数城市相比,广州已经在文化创意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氛围,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与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创意型的人才较为缺乏,而技术型人才较为丰富。
在刘蔓仪看来,广州目前尤为需要的是培养和引进创意型人才,提升本地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般的产业是人跟着工作走,而创意文化产业是工作跟着人走。”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认为,广州必须创造出适宜创意型人才生活的环境,才能吸引他们扎根于此。
事实上,广州目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历史使命,广州的创意产业已经不仅仅是在为自己服务,而是要辐射到整个珠三角地区。
李江帆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国际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但长期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设计、创意和研发能力弱,制造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