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1991年开始从事工业设计,近二十年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的杨文庆见证了上海创意产业一步步发展的历程,如今,他是龙域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为包括松下、英特尔、西门子在内的国际国内企业服务。
事实上,上海已经有不少像龙域这样的高水平设计企业,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拳脚,上海的创意产业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积累了相当规模,初步形成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五大创意产业门类。
上海创意城市工作推进会于5月26日召开,会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占上海GDP比重约7.7%,95万创意大军正在打造“设计之都”。
链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
今年2月,上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球第七个设计之都。上海的目标是力争在未来3~5年,引进和培育100个设计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上海本地设计品牌。
2005年,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80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6110家,比上年增长54%。
“如果说2005年是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掀开新篇章,那么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则奏响新乐章,契机就是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和上海世博会召开。”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副秘书长、东华大学时尚与创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潘瑾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她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数量不会增加,仍然会保持“十一五”100家的目标,但是在功能提升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和渗透。
长三角区域规划日前获批,一体化步伐将加快。长三角定位于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潘瑾认为,长三角转型升级需要创新思想、创新设计,这为上海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需求,而且,上海创意产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依然高速增长,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潜力。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杨文庆上周去了一趟台湾,与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下称“台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台创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赞不绝口。
台创将自己定位为协助创意设计发展的整合服务平台,从设计产业的技术研究、产业设计支持,到设计知识管理、资源整合及推广,强化跨产业和领域间的伙伴关系。
杨文庆对本报记者表示,税收、金融支持不是最主要的,公共服务平台更加需要,能对中小设计企业提供实际支持。比如,台创会收集很多设计资料,供会员使用;建设材料馆,帮助会员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鼓励绿色、环保设计;帮助企业将好的设想变成现实等。
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与国际设计界交流的良机,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上海获取各种创意资讯方便快捷。上海发展创意产业拥有一定的优势。
但潘瑾也坦陈,上海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支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也是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此外,还需要对创意产业进行科学的评价,增强大众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