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中国区) - 首页

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文化产业新发展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2-25
来源:中国信息报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出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业受到较大冲击,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转变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得到进一步显现。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
    在经济处于衰退周期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而是呈逆势上扬的态势,具有明显的反周期调节的作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经济虽然在不断恶化,但在经济大萧条中迅猛发展起来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却表现出顽强的抗衰退能力,美国电影票房收入不降反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急剧下滑,韩国政府充分发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儒教文化精神及其精神力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通过文化产业激活经济。韩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十几部政策和法规,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激活了整个国民经济,韩国的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发达的产业,其产品风靡了亚洲和全世界,相关的宽带网络建设、数字电子产品等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时装、美容、美食、旅游等产业也被极大地带动,为海外游客所称道。可见,人们在身处困境和危机之时往往特别需要抚慰情绪、提升信心、增强希望,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好能在这方面发挥出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功效。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人们对“文化决定国家实力”的认识日益强化。上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以制造业为中心,上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以服务业和知识为基础,本世纪初,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最新统计显示,文化产业已经占到全球生产总值的7%,约为1.3万亿美元,这大约是全球旅游业收入的两倍。当今世界,文化已逐步提升到与资本、资源、管理等其他战略要素相同的地位,成为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文化产业所形成的“软实力”及其发展前景越来越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重视。
    科学要求趋同,文化允许存异。“并存、互补、竞争、创新”将是未来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态势。今后,随着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将会激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将更加严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预计将呈现出全球化、规模化和垄断化趋势;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全球化、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之后,正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集结,并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垄断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化产业将为各国创造出更多的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公共税收,而且有利于长期就业,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增强区域和地方的活力;文化产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也将日益紧密,现代高新技术带来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不仅极大地推进了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主导着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2009年1-7月,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7%左右,高于同期GDP增幅近10个百分点,为中国经济“保八”顺利实现贡献了独特的力量。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企业素质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原创能力不强、文化产品外贸逆差仍然突出。为切实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于2009年8月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规划》的贯彻实施,必将对文化产业的振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使我国文化产业从此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国际统计数据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跳跃式的增长,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增加,这就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已经逐步深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并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我国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发挥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这种环境下,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实施科学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干预,并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并把新的文化发展观具体落实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文化发展的最重要位置,改变过去过分注重文化事业而忽视产业的发展观念。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应把创意作为发展的灵魂,用创意来提高文化工作的实践效果。要把无形的文化化为有形的产品,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树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
    二是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使三者有机统一。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实施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和服务,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更多企业自主经营发展。
    三是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量。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国家应逐步将投入重心从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上,出台鼓励文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使重点发展的文化子产业成为与高新技术结合的高新文化产业;设置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门用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推动文化产业朝高新技术方向转型。
    四是要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扩大文化的服务和贸易进出口。借鉴和利用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加强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协调、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统筹协调、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产品进出口和文化服务出口的资金补助、出口奖励、税收减免等等政策,鼓励中国的文化企业在境外兴办实体,推动海外文化阵地的本土化。 
    五是要加强资金、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投融资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品种单一,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所以要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的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积极探索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的融资,推动银企合作,做好文化企业申请贷款的筛选、推荐工作。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股票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为民营文化企业破解融资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