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好设计应让产品获得新价值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11-02
来源:科技日报
如果有人问你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和PC(个人计算机)有什么联系?你可能会一头雾水。
如果有人问你古乐器“埙”与MP3又有何相同之处?你可能会觉得更加莫名其妙。
方正把一款PC产品的主机的外形设计成了砚台的不规则型,而爱国者把一款MP3做成了埙的形状——答案不仅是这些,关键是这两款产品卖得相当好。
改变眼光,赋予产品新的魅力,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力量。方正与华旗资讯的两位设计总监用他们的产品宣示了文化创意的巨大力量。在第十三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的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的分会场,来自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香港工业设计师协会以及诸多受益于工业设计的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以“文化创意与经济振兴”为主题,从工业设计、服装设计、IC设计以及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发挥产业功能集聚和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实现京港联手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
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正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独特的创意设计令观众耳目一新,而作为大会的主导者之一,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陈冬亮在此次京港合作的论坛上,从工业设计角度介绍了北京发展设计创意产业的做法和经验。
提起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设计创新活动的公共设计技术平台。它已成为一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代名词。在演讲中,陈冬亮这样评价DCR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创意设计理念:“把设计的理念导入企业生产,实现的不仅仅是企业产品的提升,更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回报。”
同时,陈冬亮认为,经过长期的沟通与交流,京港之间在工业设计上有着巨大的互补性,他希望此次交流合作洽谈会能促进京港之间进一步加深合作。
陈冬亮的这一观点也为香港工业设计师协会会长植观贤所赞同。植观贤在演讲中就香港工业设计师如何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与担当策略性的角色等话题发表了看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升级转型,香港工业设计的运作模式也在转型。香港生活在多元文化之中,尽管在设计方面没有明显的香港风格,但是香港的设计师更具有国际视野,可以作为沟通多元文化、兼顾各种风格的桥梁。”
植观贤也特别强调了工业设计这一创意产业门类的价值评判,他认为好卖的产品未必就是好的设计,设计的价值在于能提升产品的价值。“100元成本的产品,设计必须要让其价值超越100元,而不是为了‘表示’100元。”他说。